NEWS
媒體報道美國當地時間1月1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有關2017年度知識產權保護的報告,淘寶等9家中國市場再次被列入其“惡名市場”名單,占比約20%,其中有淘寶網等3家電商平臺,和北京秀水市場等6家線下市場。

USTR就2017年“惡名市場”名單發布的新聞稿截屏
對此,阿里巴巴回應稱,基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阿里巴巴再次成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高度政治化環境下的犧牲品。
據了解,這是淘寶網連續第二年(2017年)被列入“惡名市場”清單。淘寶網2012和2015年沒有被列入“惡名市場”清單,2016年被列入這一清單。雖然被列入“惡名市場”清單不會帶來任何直接處罰,但對于阿里巴巴擺脫其平臺上假冒偽劣產品泛濫、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不力負面形象的努力,是一大打擊。
本報記者在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發表的聲明上看到,阿里巴巴對美將其列入“惡名市場”十分不滿,并回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惡名市場名單僅僅針對非美國國家,它已不是關乎知識產權保護,而是實現美國政府貿易政策目標的工具,其真實意圖終將為人所知。”
該聲明還重申,阿里巴巴將繼續通過全球領先的技術、與社會各方協同、實踐并持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并表示:“在這個領域阿里巴巴已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如今已有超過10萬個品牌入駐阿里巴巴旗下各電商平臺經營,其中涵蓋了75%的全球最具商業價值消費品牌,這充分證明了權利人對阿里巴巴的信任。”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邁克爾·埃文斯(Michael Evans)發表署名博文稱:“無論我們采取了多少努力、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取得了多少成績,USTR(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都沒有興趣也不愿了解正在發生的事實。因此,我們認為這份名單并不能準確反映阿里巴巴保護品牌商權益和知識產權的成就。”
記者注意到,阿里巴巴官方微博在1月10日剛剛發出《2017年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年度報告》,并表示:“一連串打眼的數據表明:2017是阿里巴巴聯合品牌、執法司法機關、消費者等社會各界在網絡假貨治理和知識產權保護上取得歷史性突破之年。在已轉化為打假巨大推動力的數據技術助力下,執法機關、品牌權利人、消費者等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網絡售假行為遭到嚴厲打擊、顯著遏制、極大震懾。
據了解,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中國企業走向海外,中美之間貿易緊張局勢日趨加劇。最近,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的交易屢屢遭到美國立法機構阻撓,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控股的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的方案就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叫停。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認為,阿里巴巴的數據沒有能直接反映出淘寶網上假冒偽劣產品問題的狀態和范圍,只是表明其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努力取得了進展。并指出,阿里巴巴的努力似乎更傾向于解決跨國品牌而非中小企業的擔憂。
根據阿里巴巴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間,有逾23萬家淘寶商店被關閉。阿里巴巴還向執法機構提供線索,導致逾1000人被逮捕,近1000個制造和經銷窩點被搗毀。
“阿里巴巴保護知識產權的努力,不會受出自任何機構的任何報告所影響,何況其背后還有深刻的偏見和政治屬性。”阿里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表示,事實上,2017年,與阿里建立合作關系的品牌權利人數目大幅增長,“品牌,廣大商家,消費者,已經深刻感受到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所帶來的商業繁榮。”
來源: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