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從港口碼頭看中國外貿韌性
發布時間:2025-10-09
集裝箱橋吊晝夜運轉,萬噸巨輪有序靠泊……港口的忙碌景象,是中國外貿“韌”勁十足的生動注腳。中國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中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20.3億噸,同比增長4.4%,其中內、外貿吞吐量分別增長5.2%和2.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3億標箱,同比增長6.3%,其中內、外貿吞吐量分別增長3.2%和8.4%。
今年以來,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較快,內外貿各主要指標總體保持平穩增長。筆者認為,這折射出外貿形勢持續向好,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外貿“朋友圈”擴容,貿易抗風險能力提升。
在全球貿易格局調整中,中國外貿逐漸打破單一市場依賴。2025年上半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航線集裝箱吞吐量達3428萬標箱,同比上升23.7%。今年前8個月我國對東盟、歐盟、非洲等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均實現增長,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增長5.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比例提升至51.7%。
貿易伙伴的多元化,有效增強了我國外貿的抗風險能力,也為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
第二,技術賦能制造升級,自動化技術廣泛應用大幅提升港口效率。
中國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動化碼頭數量均居世界首位,標志著我國已全面掌握自動化碼頭設計、建造、運營的全鏈條關鍵技術。自動化碼頭集裝箱作業效率的世界紀錄持續由中國港口創造和保持。其中,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橋吊平均單機作業效率于今年5月份第13次刷新世界紀錄,已達到?62.62自然箱/小時?;上海港亦于近期創下單晝夜集裝箱吞吐量新高,達172395標準箱。
第三,新業態塑造新優勢,外貿競爭力越來越足。
港口出口貨物從傳統的農產品、輕工紡織等低附加值產品,轉向以精密儀器、高端機械設備、電動汽車、工業機器人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為主。今年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其中,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高端裝備同比增長超兩成,“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產品則實現同比增長12.7%。
從上述三方面不難看出,中國外貿韌性十足,這不僅得益于主管部門的戰略遠見,也有賴于市場主體活力的充分釋放。
來源:中國經濟網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電商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今年以來,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較快,內外貿各主要指標總體保持平穩增長。筆者認為,這折射出外貿形勢持續向好,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外貿“朋友圈”擴容,貿易抗風險能力提升。
在全球貿易格局調整中,中國外貿逐漸打破單一市場依賴。2025年上半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航線集裝箱吞吐量達3428萬標箱,同比上升23.7%。今年前8個月我國對東盟、歐盟、非洲等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均實現增長,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增長5.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比例提升至51.7%。
貿易伙伴的多元化,有效增強了我國外貿的抗風險能力,也為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
第二,技術賦能制造升級,自動化技術廣泛應用大幅提升港口效率。
中國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動化碼頭數量均居世界首位,標志著我國已全面掌握自動化碼頭設計、建造、運營的全鏈條關鍵技術。自動化碼頭集裝箱作業效率的世界紀錄持續由中國港口創造和保持。其中,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橋吊平均單機作業效率于今年5月份第13次刷新世界紀錄,已達到?62.62自然箱/小時?;上海港亦于近期創下單晝夜集裝箱吞吐量新高,達172395標準箱。
第三,新業態塑造新優勢,外貿競爭力越來越足。
港口出口貨物從傳統的農產品、輕工紡織等低附加值產品,轉向以精密儀器、高端機械設備、電動汽車、工業機器人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為主。今年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其中,代表新質生產力的高端裝備同比增長超兩成,“新三樣”(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產品則實現同比增長12.7%。
從上述三方面不難看出,中國外貿韌性十足,這不僅得益于主管部門的戰略遠見,也有賴于市場主體活力的充分釋放。
來源:中國經濟網
注:如有侵權,請聯系義烏電商博覽會組委會刪除此文章

